Open in app

Sign In

Write

Sign In

eoiss
eoiss

4.8K Followers

Home

About

Published in

王立第二戰研所

·1 day ago

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(5)

上週講到算比例,很多朋友說,這算的也太驚險。 對,筆者只是講個概念,實際上要操作,最好還要有電視媒體配合,可以挖多少老將的根底是多少,加上其他7成不是鐵票的群眾,沒有想像中困難。 問題出在,網路公關到底付出多大心力? 帶風向簡單圈粉難,要防備的是逆淘汰操作 其實,沒想像中的大,造勢倒是真的,在美國要讓推特形成一股浪潮,近年的研究發現,機器人幾百個互推就夠了,網路人口比例放到台灣,不到一百個就能推一波。 這對西瓜票、看聲勢決定的人很有幫助,所以這幾年才會出現,認為只要是聲量就是好事,壞聲量比沒聲量好的謬論。而這些網路公關的理論,在現實的遊行跟投票中遭到很大打擊,原因無他,轉換率太低。 這也表示極化過頭的副作用,磁鐵的分隔線太大,磁場強過頭,你反而拉不到什麼票。 網路公關到底怎麼去圈粉的?筆者講黑暗兵法的部分,正常培養KOL那些都是一般宣傳行為,沒有不好。你反而要小心某些人,他們拚命要抹KOL都是收錢辦事,其理由就只是要抹平差距,當正經的意見領袖都不存在,沒下限的混蛋領袖才會變得強勢。

政治

4 min read

政治

4 min read


Published in

王立第二戰研所

·Sep 24

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(4)

上週講到其中一種養LINE群的做法,這還算比較溫和正常的。 「這樣算正常?」 是,因為好歹還是公開管道,也沒詐騙你買東西,嚴格說只有欺騙感情。但經過多年下來,網路公關有一些人掌握到了不少名單,還有固定養一些群組,這提供了前篇說的,年輕空降候選人,想要玩黑暗兵法,弄臭自己同黨老將,一個絕佳的切入角度。 封閉生活群組內下毒,用名人行銷內鬥出線 當你有了數十個LINE群可以相互推播,加上現在的政治直播,還有一些數十萬粉的網路直播主,要影響數十萬粉絲的意向並不困難。只是,全國性的直播主,不管他本業是什麼,若他長期轉成講政治,很快就會失去公信力,只能偶爾說一下,且影響範圍只有大型選舉。 目前,網路KOL的選票轉換率很低,據筆者所了解,粉絲數轉成選票有個10%就謝天謝地,若是地方選舉,像筆者自己頂多幫人拉個500票,這500票當中大概有400票原本就會投他那一黨。(編:這裡是指都市大選區或者立委選區,鄉下小選區或議員選區能控制500票已經是大樁腳。)

政治

6 min read

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(4)
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(4)
政治

6 min read


Published in

王立第二戰研所

·Sep 17

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(3)

上週提到一些運作概念,這邊簡單說,極化並不是瞬間的,都需要時間鋪陳。各位自己想想,你會自認是一個激烈極端不容妥協的智障選民? 誰會承認?每個人都嘛認為自己邏輯嚴謹論證精確深思熟慮絕對無敵正義正確…… 網路公關圈粉起手式:讓你相信自己中立理性客觀 對,各位可以檢視一下,你對相信的政治人物,相信的政策,相信的任何政治團體等等,會給予怎樣的評價? 「我哪裡邏輯錯誤」 「我怎會不嚴謹」 「我儘量中立」 「我很科學的」 「我站在正義那邊」 …… 是的,若你自己貼自己的評價越美麗漂亮,你應該被網路公關騙的越深。 正常具有獨立思考的民眾,極少會認為自己具有正義的特質,筆者作為一個科學家,面對所有問題的基本態度就是,不高談自己很科學。為何?能想通就通,想不通的請繼續,這無關謙虛,而是科學的態度本就是如此。 極化要成功,第一步是圈粉,你把粉圈起來,鎖在小天地中,開始餵養各種資訊才有用。 這很像同溫層,但不是同溫層,同溫層好歹還會有熱量交換,與其他同溫層溫度交流,你要離開也簡單。極化的圈粉會讓你離不開,不是不讓你離開喔,你會不想要離開。

政治

4 min read

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(3)
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(3)
政治

4 min read


Published in

王立第二戰研所

·Sep 10

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(2)

上週提到,網路公關專門破壞人情義理,為什麼? 簡單說,沒有包袱。 你如果是地方有臉面的人士,例如是執業30年的老醫生,沒健保的年代常不對窮人收掛號費。今天說要幫A里長站台,A里長的競爭對手B里長候選人,會不會把你罵成豬頭?他不敢,他還要在本里混下去,就不能得罪老醫生,醫生的背後是30年來被診治過的無數里民。 人際脈絡淡薄的都市社區,最易受網路公關影響 在網路公關的手上不是這樣,老醫生替C議員候選人站台,那打對台的D議員候選人,知道老醫生選邊了,自己希望渺茫,那該怎麼辦? 兩個狀況,D候選人還是住在當地,想繼續混這一區,那就是想辦法去找老醫生交陪,努力打好關係,至少爭取到老醫生也來站台。對老醫生來說,兩邊都是朋友也沒壞處,只要沒有一方太糟糕,選前D候選人至少可以拉到平盤。 另一個狀況,有一個E議員候選人是空降來的,對本地沒有情感,在地樁腳多半也不怎麼理他,那怎麼辦?很簡單,把老醫生抹黑就好 「老醫生長期跟C議員混在一起,是利益共同體。」

政治

4 min read

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(2)
從網路公關談內鬥與入侵差異(2)
政治

4 min read


Published in

王立第二戰研所

·Sep 3

網路公關怎麼影響民主機制,內鬥與入侵差在哪?(1)

標題很爛,筆者想不到什麼比較好的可用,因為這次要討論的範圍很大,不是專指網路公關,也不是談政黨鬥爭還是共匪滲透,所以就先這樣吧。 自從智慧型手機普及後,網路公關成為各國顯學,畢竟再有沒有比人手一機,更能實現宣傳到府,並確保當事人都能收到廣告的機制了。至於如何確保受眾,曉得喜好再予以打廣告,那算是統計的部分。 我們的重點放在,網路公關到底怎麼影響民主機制的?又為何每個國家受影響的程度、時序也不同?台灣有比較特別嗎? 像磁鐵一樣吸引「鐵粉」:從美國大選說起 以美國為例,媒體常說川普用推特玩政治,是走到民粹的推手,其實首開此路者是歐巴馬,他訴諸的語言直接又美麗,透過網路直接打到手機族,形成一場巨大的「Change」浪潮,然而美國有真的被改變什麼?似乎也沒有,就結果來看,反倒是留下川普衝撞體制的禍根。 原因無他,兩個字,「極化」。 為何說是極化?用物理實驗的角度來講,今天我們在一片板子上灑滿鐵粉,然後在左右兩端各擺上一塊磁鐵,那麼很快就會看到,板子上的鐵粉依照磁力線排列的整整齊齊,而越接近磁鐵的地方磁力越強,鐵粉越密集。

政治

4 min read

網路公關怎麼影響民主機制,內鬥與入侵差在哪?(1)
網路公關怎麼影響民主機制,內鬥與入侵差在哪?(1)
政治

4 min read


Published in

王立第二戰研所

·Aug 27
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5)

倒不是說真的製造業都消失了,而是家裡附近的小工廠都沒了,只剩下工業區的可以找,考慮交通費不見得划算。留在家鄉的工廠若不是地點更偏僻,就是薪資狀況更糟糕,還不如去打零工。真的不能怪學生,因為環境就這樣,訓練就如此。再加上台灣人對學歷應對的職業有偏執,好像你讀了什麼就不該去做哪些行業,社會壓力也讓學生打一開始就不會挑。 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4)|方格子 vocus 要說是誰的錯,這思維太簡單了,傳產的老闆並沒有突然發大財,他現在有個上億資產,是30年累積下來的,換算每年是300萬,這算什麼暴利資本家?有的還是運氣好,30年前工廠買在偏僻處,都市化後擴張開發,廠房價值狂飆,原來他有預知能力,還是官商勾結數十年就等今天? 工程師, 國立大學, 傳產, 少子化, 電子, 政治普及, 科技業, 台積電, 工程師, 國立大學, 3D, 工業, 傳產, 少子化, 產業, 電子, 工廠, 3A vocus 坦白說,筆者不知道該怎麼解決,正因為待過傳產,跑過業務才不知道。個人完全不認為,振興工業的那些做法會有什麼用處,真要有用的大概就是提供低利貸款。

心情隨感

5 min read
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5)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5)
心情隨感

5 min read


Published in

王立第二戰研所

·Aug 20
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4)

要說是誰的錯,這思維太……簡單了,傳產的老闆並沒有突然發大財,他現在有個上億資產,是30年累積下來的,換算每年是300萬,這算什麼暴利資本家?(編:竹科主管都有這薪水,確實不是什麼暴利)有的還是運氣好,30年前工廠買在偏僻處,都市化後擴張開發,廠房價值狂飆,原來他有預知能力,還是官商勾結數十年就等今天? 就是運氣,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,真要換算今天的投報率,小孩腦袋夠好,早一點去台積電當工程師,賺錢效率還高幾倍,何苦在傳產拚死活。台灣的轉變是漸進的,一個產業在10年內會起起伏伏,放到30年以上的格局,向上向下都看得出。 社會風向讓科技廠磁吸大量人力,新人入行後美夢破滅 從教育環境,筆者完全可以理解工業沒落的理由,因為學校老師就瞧不起啊,看那精美的大學紅榜,哪些科系會被貼出去,還不就電子業。精準的說法是特定一些科技電子業,媒體愛追風向,學校又保守沒接觸產業現狀,提的都是很極端例子,老師自己看到的也很狹小。

一般著述

5 min read
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4)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4)
一般著述

5 min read


Published in

王立第二戰研所

·Aug 13
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3)

外移可以很簡單,重建非常困難。這些年筆者跟朋友討論產業的事情,找到國內具有生產能力的廠很費工夫,技術能力足夠的更少,沒有在該產業一定時間的前輩告知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。 欠缺工業的後遺症很多,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防災,卻屢屢買不到台灣製造的產品,或是零組件很難全台灣製,說穿了就是產業崩掉的原因。確實沒有必要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,但產業邏輯是欠缺這些技術勞工,過幾年台灣若有需要,有錢也造不出來。 不是沒有工業需求,是政府放任與社會鄙視致使其淪亡 各位有空可以上YOUTUBE,找一些日本工業相關介紹的頻道,有一些產業在日本衰退到只剩下幾家小廠,產能卻足以供應全日本,我們會發現換算人口數,台灣要保留一兩家作為基底,完全沒有問題。 若依舊粗製濫造,市場邏輯下被淘汰無話可說,現在台灣製造的品質已經上升,作為中高階產品的價格,台灣人的購買力也足以撐起。但卻為何常常看不到?低階品依舊是中國與東南亞,高階品則是歐日的天下,中階的呢?

一般著述

4 min read

一般著述

4 min read


Published in

王立第二戰研所

·Aug 6
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2)

筆者當年看著新聞覺得很怪的點,既然西進會造成失業,那麼這些中老年難以轉業,或是工作技能較為低落的勞工,該怎麼協助?政府的協助多屬於媒合工作,或是基本職訓,但若台灣的工廠都關掉,又要去哪裡?坦白說,20年前筆者還是很朦朧,抓不到大概念,只感到不對勁,從書本論文得到的都是虛浮的數字,媒體上講解的邏輯,欠缺人性,偏向單純歸謬於特定成因。而這些感受到什麼時候越來越清晰?馬英九當選後。 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1)|方格子 vocus 過去近20年,每過一陣子,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,開始去評估成本時,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。不管是小東西、大機台,全部都外移了,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。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,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,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,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。 中國, 成本, 工業, 工廠, 廠商, 政治普及, 國民黨, 陳水扁, 成本, 中國, 全球化, 工廠, 3D, 廠商, 勞工, 工業, 資遣費, 競爭力

心情隨感

5 min read
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2)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2)
心情隨感

5 min read


Published in

王立第二戰研所

·Jul 30

台灣需要重振工業(1)

這標題下得有點聳動,但卻是筆者的真心話。 過去近20年,每過一陣子,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,開始去評估成本時,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。不管是小東西、大機台,全部都外移了,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。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,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,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,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。 然而,談到各種成本的計算,為何中國可以這麼低?除了表面的人工低廉,更多的是省略環境、安全與運輸成本。在大企業、公家機關或是這十年才接觸的人可能很難理解,陳水扁還沒有選上總統前,筆者的前輩們就有人在中國找機會。 延伸閱讀:中國有多沒底限 全球化的校正之後(5)|方格子 vocus 人家就是不想吃你這套3班8小時制度,薪水給多三成也不要,那我們該怎麼辦?確實部分工廠做得下去,但也不是每一間都可以,到頭來這種文化成本,該付的都得付。 結果就是,這幾年開始有人驚覺,會不會全世界只有中國,可以做到無限制壓搾勞工、轉嫁汙染到環境、還具有一定教育水準、有錢就願意當奴工? 中國, 印度, 工廠, 歐美, 政治普及, 全球化, 成本, 中國, 成本, 3D, 政論節目, 歐美, 工廠, 校正, 文化, 勞工, 文化大革命

心情隨感

4 min read

心情隨感

4 min read

eoiss

eoiss

4.8K Followers

blog:王立第二戰研所

Help

Status

Writers

Blog

Careers

Privacy

Terms

About

Text to speech

Teams